同心抗疫贵大人 | 校医院: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来源:贵大新闻网  作者:  编辑:贵州大学校友网  日期:2022-09-06  点击率:13  [我要打印]  [关闭]

9月5日上午8点,东校区大礼堂前核酸采集点医务人员和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在校医院的组织下,核酸采集清查工作有序开展。

“坚持,再坚持”

校医院副院长王青松在核酸采集现场负责维持秩序,他穿着密实的防护服,只露出一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值班护士告诉记者:“青松副院长是带病上岗。”

9月2日晚11点,王青松回到办公室后,20多年未复发的胆结石突然复发,同事们连夜将他送往花溪人民医院,直到凌晨5点半才回到学校。在此之前,他刚完成教职工、在校学生、校内商户的核酸采集工作,以及与省医医护人员的对接工作。第二天,身体还未痊愈,王青松就投入到抗疫一线,前往南校区核酸采集点,工作到凌晨2点过,边输液边指挥。

“很疼,但重任在肩,想到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我只能坚持,再坚持!特殊时期,特殊岗位,还是那句话,疫情不退,我们就战斗在第一线,身为医务工作者,就要为我们学校的防疫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青松副院长胆结石复发,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虽然用了止疼药,但还是被病痛折磨着,他还得奔赴战场,继续高强度的工作。我从未想过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身边,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渡过这次难关。”校医院护士红着眼眶说。

“以院为家,我决不退后”

“换好衣服,我来顶上。”9月5日上午,随着东校区大礼堂门前做核酸的队列从几人到几十人,从一列到三列的增多,校医院护士长龙腾飞匆匆结束手头工作后,立即换好防护服投身抗疫战线。



护士长9月4日从8点工作到凌晨2点多,奔波于隔离点和各个核酸采集点之间,为有时空密接和被赋黄码的同学进行核酸检测。初秋昼夜温差大,特别累的时候,龙腾飞只能穿着防护服睡在办公椅上,护士长龙腾飞说得最多的还是那句:“最辛苦的是我们的医生护士们,我们不允许有一例阳性病例出现在我们校园内!”



据了解,8月15日起,校医院医护人员就在为学生返校的各项检查作准备,夜以继日,每个人都要工作到凌晨才能休息,有时甚至到凌晨四五点。

“随时待命,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的每个校区都有校医院护士黄桢的身影。烈日当空,厚重闷热的防护服一穿就是一整天。黄护士是一位5岁孩子的母亲,接到抗疫通知后,她匆忙回家收了一些换洗衣物,来不及和孩子好好告别便投入到抗疫工作中。“那天我得到临时通行证回家拿衣服,我女儿愣了一下就跑过来抱住我,哭着问我能不能不走。可是我有我的责任,我知道自己必须回到战场,随时待命,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校医院的救护车司机唐小金,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长在车上”。接送隔离同学、运输医疗物资、医疗垃圾清理、运送标本……时间紧,任务重,作为校医院唯一的救护车司机,他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

校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担当,展现了团结一心、勇担重任的医者仁心。白衣执甲,向险而行;“疫”不容辞,他们为你我护航!



来源:贵大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