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周文,贵州大学82级地质矿产勘查专业校友,党的二十大代表,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党委书记、厅长。
担负光荣责任使命:
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8年,贵州省自然资源部门实施乌蒙山“兴地惠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惠及贫困人口4万余人;实施增减挂钩3年行动计划,全年通过增减挂钩为脱贫攻坚筹集资金136.42亿元;全省累计投入资金13亿余元,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33.2平方公里;对贫困地区建设项目用地实行了应保尽保;省级投资12.96亿元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其中90%以上用于贫困地区;安排地质灾害专项资金4.53亿元,实施126处重大隐患工程治理和排危除险治理项目,3万余人摆脱地灾威胁。
此外,建成数百处地灾隐患自动化监测点,成功避让德江县荆角乡角口村小尖山滑坡等典型、大型地质灾害,避免了近千人员伤亡;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中形成了“业活、村活、人活”的一套易复制、可推广、利修法的经验;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形成“1+5+8”配套政策,建立了矿业权出让收益征管平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在全国首次提出“试什么、确什么、登什么、怎么登”4个核心成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周文表示,“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秉持‘一二三四十’工作思路,即构建一个体系,落实两大职能,围绕三大战略,聚焦四大主题,抓实十项工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构建“全省自然资源管理”一个体系,履行“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两大职责,聚焦“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四大主题。
周文表示:“贵州自然资源工作聚焦脱贫攻坚,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突出‘国土调查、国土空间规划、增减挂钩、不动产登记、优化资源配置、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生态系统修复、保护优质耕地科学利用山地、自然资源大数据’九大重点。”
“贵州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担起光荣使命,强化确保按时打赢的攻坚举措。”周文表示。通过支持深度贫困县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保障脱贫攻坚建设项目落地空间、优化和完善贫困地区村庄规划布局、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建设项目用地、充分利用增减挂钩政策助推脱贫攻坚等“十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取得显著成效,为贵州省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绘就贵州绿水青山美丽画卷
“‘中国式现代化’是二十大报告中最为亮眼的关键词之一,同时也赋予了自然资源工作更为丰富的内涵。”周文表达了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报告后的深切感受,“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是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首先要推进树立‘和谐’的观念,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要推进保护和利用的‘和谐’,即统筹处理好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关系。”周文表示,不应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也不应舍弃经济发展“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要推进取之有度的‘和谐’,而取之有度的关键在于节约集约地利用自然资源。”周文说。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严格落实节约用地制度,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健全区域、项目节约用地评价制度,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有效促进自然资源要素精准供给。
“要推进国土空间格局‘和谐’,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让我们的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更加和谐。”周文说,党的十九大以来,贵州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建立起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效评估了全省资源承载能力和资源适应性。
“要推进生态系统‘和谐’,即统筹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周文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贵州实施了乌蒙山区、武陵山区、乌江两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治理历史遗留矿山面积7万多公顷,全省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得到持续提升。
周文说:“节约集约资源,必须要有序有效配置资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推动自然资源要素配置‘和谐’,深化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体系。”
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下一步,贵州省自然资源部门将从以上五个“和谐”全面发力,通过集中连片保护优质耕地、联通系统地保护生态红线、科学高效地利用山地资源,进一步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继续强化空间和量的管控,高效配置新增建设用地,健全增量安排与存量消化挂钩制度,引导社会增强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以系统观念来科学推进武陵山区、苗岭、黔中城市群生态功能区、南北盘江石漠化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二级市场建设,形成有效的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开展零星矿产资源储量市场化交易改革试点、健全“矿业权出让+登记”制度等工作,不断提高自然资源配置的精准度。
周文说:“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让绿水青山成为贵州人民丰厚的‘幸福不动产’,源源不断的‘绿色提款机’。”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