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胡钧溥,男,1993年5月出生,汉族,贵州威宁人,中共党员,201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任贵州省威宁县石门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在胡钧溥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团结村贫困发生率下降48个百分点,已于2019年底顺利脱贫摘帽。2021年2月25日,胡钧溥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贵州是全国受表彰数量最多的省份,其中先进个人114名,先进集体85个,胡钧溥也是受表彰的先进个人之一。
胡钧溥大学毕业之后选择扎根农村,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乡团结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团结村是石门乡最为偏远的村子,同时也是省级一类贫困村。在胡钧溥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团结村贫困发生率下降48个百分点,已于2019年底顺利脱贫摘帽。“我很感恩母校贵州大学对我的培养,特别是能够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传承给我们这样的青年学子,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找到自己的初心”胡钧溥谈到。
不忘初心 扎根乡村塑造自我
201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大学视察,对广大青年学子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大家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做中华民族的脊梁”。此后每一年5月9日,贵州大学都会开展高校青年·思想论坛,深入贯彻学习“五·九讲话精神”呼吁当代青年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
正是这样一场讲座,影响了胡钧溥以后的人生道路。讲座中,胡钧溥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号召,“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争做中华民族的脊梁。”胡钧溥谈到这场讲座对自己影响很深,之后便确定要去基层学习磨炼,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自己也曾想过要去北上广这些城市闯一闯,但相比个人价值,我更偏向社会价值”,带着这样的初心和梦想,胡钧溥通过省考选择到贵州极贫乡镇之一的石门乡工作。2016年12月,因脱贫攻坚任务重,石门乡党委决定派一批公职人员到各村担任支书,胡钧溥便被委以重任,担任石门乡最为偏远的团结村的党支部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的‘五·九讲话精神’是我们贵州大学很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贵大学子找到自己的初心,不管是在科研还是基层等工作岗位中,能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胡钧溥讲道。
因地制宜 探索致富强民举措
石门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首,团结村是石门乡最偏远贫困的村,地处贵州省威宁县西北部,居住着汉、彝、苗三个民族,总人口1679,其中贫困户168户777人,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前线之一。胡钧溥说起对团结村第一印象时讲道,“当时我进村后,发现村里只有一条三米五宽的硬化路,其他基本上都是一片泥泞,给人一种萧瑟和贫穷的感觉”。
村子居民分散,为了顺利开展工作,胡钧溥经常来回走五六公里是常态,“我去两个月不到就瘦了接近20斤,当时经常下队,需要走得特别远,工作量比较大,很快就瘦了下来”。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胡钧溥带领团结村老百姓探索出一系列致富强民举措。
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团结村以往主要种植玉米和马铃薯,没有任何经济作物,胡钧溥经过考察,发现紫皮大蒜比较适合团结村气候生产,它生产需要水,而团结村阴雨雾比较大,并且紫皮大蒜的收入可观,所以把它作为主要产业去发展。此外,胡钧溥还培育了马铃薯、中药材、牧草、养蜂、蜜源植被等适合区域发展的相关产业,
内部改革,建立三级自治模式。面对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不强,胡钧溥推行‘村委会+自管委+十户一体’的三级模式逐步培养群众的内生动力。例如面对大多村民有农活难以准时接送孩子,为考虑孩子安全,胡钧溥通过制定值班表,让大家轮流接送孩子,让村民认识抱团发展对大家互利共赢。“我还记得第一天接送时,小孩从四面八方过来很整齐的由家长带队,看到这个场景我还是很感动的”。
举办夜校,免费提供技能培训。普通话不好,文化程度不高这两个因素制约着村民外出打工,胡钧溥对此通过组织开办青年志愿者夜校,免费为村民提供技能培训。通过教授苗语和汉语等一系类技能培训,村民表示以后外出打工方便了,取钱方便了,签字也方便了。
................
这一系列措施是胡钧溥不断践行初心的最好证明,把根扎在大地上,深入人民心中,不断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思想脱贫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经过一系列措施,团结村彻底撕掉贫困标签,贫困发生率从48%降到0%,已于2019年底顺利脱贫摘帽。“现在来讲,整个团结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年多的时间走过了几十年发展的路”胡钧溥讲道。
团结村位于云贵交界处,地势复杂,交通困难长期以来制约着团结村的发展。胡钧溥为此升入到各组各户调研,一个组一个组的把路修上去,然后再修串户和院坝,真正解决了村民路不通的问题。通过建立饮水安全工程、安装路灯以及电网升级等举措,不断完善团结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此外,新建的团结村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以及音乐室等设施,胡钧溥讲道“团结小学硬件设施达到了城里小学的标准”。
由于长期的封闭和地理的偏远,团结村村民一开始面对新事物比较保守和抵触,“好多村民认为谁要是养蜜蜂养到100桶以上,就会被蜜蜂带到天上去,就像嫦娥奔月的一样”,
胡钧溥争取到几个外出学习养蜂技术的机会,包吃住,但是村民大多不愿意去,最后做了很多工作后,去了三个人。
“贫困不可怕,思想上的贫困才是最恐怖的,贫困是一个长期积贫积弱的过程,它绝对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有思想意识上的贫困,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沉淀,一定时间去发酵,然后才能逐步解决和改善贫困。”胡钧溥认识到教育才是解决贫困代际最好的措施,为此通过举办讲座、技能培训以及邀请专家等方式,让村民思想观念逐步转变。
胡钧溥认为选择扎根基层这个决定在当时充满着理想和抱负,能够有机会去做这件事情,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今天回头看整个村子的变化,看到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见证了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见证了国家发展的这一段历史,是一件非常荣幸和有意义的事情。
“每当陷入困难的时候,就会想起当年在文化书院里学习‘五·九讲话精神’的振奋与义气风发,在祖国的各个岗位上还有许许多多一样倍受激励的贵大人在默默奉献,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奉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胡钧溥讲道。
文字:彭林元
图片:受访者提供